學非所用成常態 新世代陷低薪與債務循環

(台泰時報10月8日電)泰國2025年應屆畢業生正面臨就業困境。根據最新《Cengage Group畢業生就業力報告2025》指出,全國僅約30%的新鮮人能找到與所學專業相符的工作,創近五年最低紀錄。報告顯示,學用落差與AI自動化取代入門職位,正使畢業生進入勞動市場的難度明顯上升。

該份報告調查了865名全職人資主管、698名大學教師與971名畢業生。結果發現,2025年被視為「五年來最難找工作的年份」。約五成受訪畢業生坦言「尚未準備好進入職場」,反映出教育體系與市場需求之間的結構性斷層。

報告指出,大學課程內容與企業實際需求嚴重不符,導致大量畢業生淪為「學非所用」。此現象不僅造成失業率上升,也衍生出「就業不足」(Underemployment)問題,即畢業生雖有工作,卻多為兼職、短期或低於其專業層級的職位。根據NBC News中期統計,2025年中畢業生失業率約為5%,高於歷年平均。許多人為償還學生貸款被迫接受低薪或不相關工作。

9i Capital Group執行長凱文(Kevin Thompson)分析指出,科技發展速度超越教育調整步伐,造成技能快速過時。「學生在2021年學習的程式語言,到了2025年畢業時可能已不再被市場需要。」他表示,當前勞動市場供過於求,加上AI與自動化系統普及,使企業傾向以技術取代人力,導致入門職位大量消失。

人力資源顧問布萊恩(Bryan Driscoll)補充,現今畢業生陷入「雙重困境」——一方面學歷與市場不符,另一方面企業縮減預算、偏好有經驗者。「學校仍以傳統課程培養學生,卻缺乏通往穩定職涯的實務路徑。」

田納西大學馬丁分校學者亞歷克斯(Alex Beene)指出,AI與經濟不確定性是當前新畢業生的兩大威脅。AI已取代大量例行工作,使企業在維持效率的同時減少招聘。「當自動化能以更快速度完成任務,企業便無意再僱用新人。」他說。

專家警告,長期而言,這將拖慢薪資成長、影響高等教育入學率,甚至可能壓低學費結構。若政府減少補助,部分大學可能面臨經營壓力。布萊恩指出,社會普遍將「無薪實習」與「低薪起步」合理化,反而加劇貧富差距。「我們讓工作低層化成為人生的必經階段,卻忽視其背後的不平等現象。」

凱文進一步預測,未來一年企業仍將持續裁員,以維持獲利能力。「若減少員工數仍能達成同樣業績,企業就會選擇那條路,因為最終他們要對股東負責。」他表示,儘管長期而言市場將再度復甦,但眼下新鮮人仍需面對艱困的職場環境。

報告最後提出警訊,教育體系需盡快改革,使課程能結合AI素養、資料分析與產業實務,否則將有更多年輕人畢業後發現,世界的速度早已超越教室所教的內容。

圖片來源:AI 圖片日期:2025年10月8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