泰星簽稻米合作 首創政府對政府模式

(台泰時報11月8日電)泰國與新加坡政府7日於新加坡正式簽署《稻米貿易合作備忘錄》(MOC),確立雙方在未來五年內進行稻米貿易合作,總量最高達10萬噸,為兩國歷來首次以政府對政府形式締結的稻米貿易協議。

簽署儀式由泰國商業部長蘇帕吉(Supajee Suthumpun)與新加坡永續與環境部長傅海燕(Grace Fu)共同簽署,並由泰國總理阿努廷(Anutin Charnvirakul)與新加坡總理黃循財(Lawrence Wong)共同見證。該協議旨在加強糧食安全(Food Security)合作,並提升兩國農產品貿易的穩定性與長期發展潛力。

依據協議內容,泰國政府將在五年內向新加坡供應總量不超過10萬噸的稻米,採用國際通行的商業條件與當期全球市場價格執行。泰方指定由商業部轄下的外貿司負責執行,新方則由新加坡食品署(Singapore Food Agency, SFA)作為主要承辦單位。協議期滿後,雙方可依共識續約。

蘇帕吉指出,雖然合作稻米數量相對於泰國全年出口規模不大,但此次簽署具有重要象徵意義,代表泰國農產品正邁向國際舞台,並鞏固泰國作為「區域糧食安全樞紐(Food Security Hub)」的角色。

她強調,這是兩國首次以政府層級簽署農業產品合作備忘錄,反映新加坡對泰國稻米品質與供應體系的信任,也展示泰國在糧食管理與出口能力上的可靠性。此舉不僅可增進區域糧食穩定,也有助提升農民收益與企業競爭力。

蘇帕吉進一步說,該合作將成為拓展農產品貿易的基礎,未來可能延伸至水果、蔬菜與其他農業加工品,並逐步擴展至其他區域與全球市場,助力泰國成為東協的糧食安全中心。

新加坡作為高度依賴進口的國家,因國土與資源有限,無法自給稻米。此項合作不僅有助新加坡穩定稻米供應,亦象徵雙方共同承諾推動永續與安全的糧食體系。

據統計,2024年泰國出口至新加坡的稻米量達113,549噸,總值1億2,140萬美元;2025年前九個月(1月至9月)出口量已達90,031噸,較去年同期成長5%。出口結構中,泰國香米佔49.99%,白米佔29.04%,泰國茉莉香米佔16.26%。目前泰國是新加坡第三大稻米進口來源國,市占率約22.34%,僅次於印度(42.82%)與越南(28.10%)。

蘇帕吉強調,該項合作不僅體現泰國的國際聲譽,也將為區域糧食供應穩定建立新典範。她表示:「這是歷史性的一步,證明泰國不僅是稻米出口國,更是值得信賴的糧食安全夥伴。」

圖片來源:Bangkok Biz