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(台泰時報11月4日電)泰國民間企業對2026年經濟前景普遍持審慎態度,認為全球與國內市場仍面臨多重挑戰,消費力疲弱及出口不振恐持續影響成長動能。泰國總裁食品公司(Thai President Foods)總經理潘‧帕尼昂瓦(Pun Paniangvait)指出,2025年下半年起,民眾消費能力顯著下降,反映經濟復甦步伐不穩,企業須謹慎應對。
潘表示,2026年泰國經濟動能預料仍偏弱,出口與觀光業難以成為主要支撐。他說:「希望明年不要再出現新的負面因素,目前看不到明顯的成長亮點,房地產市場也尚未回暖。」他並強調,企業在不確定環境下應採取「自我調整」策略,專注現況,避免過度樂觀或盲目投資。
他指出,企業應注重現金流與成本管理,而非寄望外部刺激因素。在需求疲弱的情況下,進行價格戰或過度促銷只會增加風險與財務壓力,「與其爭奪短期銷售,不如維持穩健經營」。他同時提醒新創企業及新進業者,2026年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,必須以長期生存為目標,避免過度擴張。
潘進一步說明,作為泰國即食麵品牌「媽媽(Mama)」的製造商,公司持續強化成本控制、人力管理及現金流策略,暫不考慮大型投資計畫。他預估2025年即食麵國內市場僅有約2%的溫和成長,顯示消費力尚未明顯恢復。
另一方面,MK餐飲集團聯合總裁坦塔婉(Tantawan Thirakomen)也指出,企業在來年應專注於「經營基本面」,透過檢視營運成果與行銷活動成效,找出可持續改善之處。她表示,穩健經營與長期規劃將是企業在不確定時期維持競爭力的關鍵。
泰國民間企業普遍認為,全球通膨壓力、地緣政治變化及外需放緩均使企業信心受限。分析人士指出,若政府無法加快內需刺激與投資政策,明年經濟成長恐低於預期。儘管如此,多數業者仍期盼政府在財政與貨幣政策上提供支持,以穩定市場與消費信心。
圖片來源:AI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