泰柬邊界會議達共識 15處界碑將重建修復

(台泰時報10月23日電)泰柬邊界委員會(JBC)於22日晚間在泰國尖竹汶府結束兩日特別會議,雙方同意修復受損界碑15處、更新2003年技術指引(TOR),並採用光達測繪技術(LiDAR)加速邊界測繪工作,同時推進解決沙繳府「農占」(Nong Chan)與「農雅拷」(Nong Ya Khaew)兩村土地歸屬問題。

泰方代表團由外交部邊界事務顧問暨JBC泰方主席巴沙(Prasart Winitchai)率領,柬方由負責國家邊境事務的部長林傑亞(Lam Chea)共同主持。巴沙表示,本次會議原訂於晚間九時結束,但因雙方需修訂會議紀錄措辭以確保內容一致,最終至23日凌晨方正式閉幕。

根據雙方聯合聲明,兩國將重建因自然侵蝕或遺失的界碑十五處,並共同確定位置;另有三處因被水淹沒的界碑,將另行商定新設點位。JBC亦責成聯合技術小組(JTSC)負責執行作業,確保作業透明、安全,並保障排雷人員不受干擾。

此外,雙方同意修訂2003年簽署的技術指引(TOR 2003),引入高精度光達(LiDAR)與正射影像地圖(Orthophoto Map)技術,以提升測繪準確度與效率。對於第42至47號界碑間的邊境段落,兩國將於近期派員勘測並設置臨時標記,後續結果將提呈兩國政府審核,作為調整土地使用權的依據。

巴沙指出,勘測工作預計耗時六週以上,期間各地軍警及地方單位須協助維持安全秩序,避免不必要摩擦。他強調,此次會議並未討論修建邊界圍欄議題,因柬方代表稱該事項超出其職權範圍。

至於沙繳府兩村土地問題,雙方同意以「調整土地使用權」取代「撤離或拆除」表述,以體現合作與尊重原則。會議最終決議,下一輪JBC會議將於明年1月初在柬埔寨暹粒舉行,持續推進邊界議程。

圖片來源:Matichon 圖片日期:2025年10月23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