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台泰時報10月3日電)泰國資本市場近日再起波瀾。來自17家證券公司組成的團體,3日正式向泰國證券交易委員會(SEC)及泰國證券交易所(SET)遞交第二份請願書,要求徹底檢討並改革現行的「短售(Short Sell)」制度。業界指出,目前的「Locate」機制存在結構性漏洞,不僅削弱市場公平性,還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。
依現行規範,短售交易須在出售前先確保有可借入的股票,以避免「裸賣空(Naked Short Selling)」。然而,自2009年以來執行的「Locate」制度僅要求券商在下單前「標記來源」或「預約股票」,並不需立即完成借貸契約。這種做法導致同一批股票可能同時被多筆訂單「重複分配」(Double Allocation),一旦多筆交易同時成交,將出現股票不足的風險,進而製造出虛假的拋售壓力,影響股價正常機制。
券商指出,該制度已造成三大問題。首先是 Over Locate 與 Double Allocation,導致市場供給假象。其次是 不公平的保證金要求,國際投資者僅需繳納100%擔保,而本地投資人則需150%,形成成本上的不對等。第三則是 模糊的界線,因尚未真正借入股票就能掛單,讓合法短售與裸賣空僅有一線之隔,削弱監管成效。
此外,券商強調必須落實 Uptick Rule(漲價規則),確保短售僅能在高於前一成交價的價格下進行,以防止惡意砸盤。但實務上,有投資者利用「借股未歸還」的方式進行重複出售,並未標示為短售(未掛「S」旗標),使交易規避Uptick Rule,進而對價格穩定性造成衝擊。
為此,17家券商共同提出改革建議,包括:
-
廢除Locate制度,恢復「先借股後賣出」的基本原則。
-
強制設立「S」標記,所有借入股票的出售須全程標示,直至歸還為止。
-
加強市場監管,要求交易所驗證借股合約與交割證明,避免僅依內部郵件確認,確保透明度。
券商代表指出,若不及時修正,泰國資本市場恐持續面臨信心下滑與不公平競爭的問題。此次行動被視為業界對監管機構的再次施壓,要求在國際資本快速流動的背景下,建立更加嚴謹的市場規則,以維護投資人權益並減少系統性風險。
圖片來源:Thansettakij 圖片日期:2025年10月3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