泰推出口新制 核武材料嚴控上路

圖片來源:Bangkokbiz 

圖片日期:2025年9月 28 日

(台泰時報9月28日電)泰國商業部宣布,自2026年1月1日起,將正式實施出口許可(Licensing)制度,針對可能用於生產核子武器及大規模毀滅性武器(Weapons of Mass Destruction, WMD)的敏感商品加強管制,首波將涵蓋核能相關的雙用途商品(Dual-Use Items, DUI)共204項,未來將逐步擴大至其他類別。

泰國作為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成員國,必須依據國際規範建立國內防擴散措施。為此,泰國於2019年通過《防止大規模毀滅性武器擴散相關物品管制法》,授權商業部轄下的對外貿易司制定管理措施,包括出口許可、業者自我認證及其他配套辦法。本次公布的Licensing措施即是法律落實的重要一步,目的在確保商品不被轉用於軍事或恐怖活動。

對外貿易司指出,初期將管制核能類商品,即DUI第0類,共204項,涵蓋核子反應爐、機械手臂及天然鈾等。這些項目已對應至海關稅則號列,涉及出口時須經審核核准。據統計,2024年泰國出口第0類商品總額達4,370億泰銖,主要出口市場包括美國、荷蘭、台灣、中國、馬來西亞及日本。

該制度設計為分階段推行。對外貿易司副司長杜昂阿提‧尼提烏泰(Duangarthi Nithiuthai)說明,自2026年第二季起,管制範圍將擴展至第7至第9類,涵蓋導航電子、海事設備及航空航太推進系統,如無人機及飛機零組件。依據資料,2024年泰國出口全部10類DUI商品總額達3.15兆泰銖,占出口總額約三成。

新措施要求出口商先透過線上系統「e-Classification」檢核商品是否屬於DUI,若符合規定,須進一步透過「e-DUI Licensing」平台申請出口許可,並提交最終用途證明及交易文件。該系統預計自2025年12月開放申請,以便業者提前準備。

除了DUI既定清單外,泰方亦設有50項「關注商品」,多數為已在俄烏戰爭中被改裝為軍事用途的物資,例如直升機零件、螺旋槳及無人機。這些商品部分不在既有10類DUI範圍內,但因涉安全疑慮,泰國將加強監控出口流向。

Licensing制度已獲主要貿易夥伴肯定,包括美國、歐盟、日本、新加坡、台灣、香港及澳洲,認為此舉有助防止WMD擴散,並降低恐怖組織或衝突地區透過泰國獲取敏感材料的風險。此舉同時有助提升泰國在國際社會的形象,展現落實國際安全義務的決心。

分析指出,當前全球地緣政治緊張,相關衝突對貿易與安全造成挑戰。泰國此番推出Licensing措施,不僅是履行國際義務,也是為了保障國內經濟安全與出口市場的穩定。對出口業者而言,了解並遵守新規定,將成為未來拓展海外市場的重要前提。

泰國商業部提醒,出口業者必須立即熟悉新制度,避免違規風險。政府亦計畫舉辦宣導與培訓活動,協助產業界理解法規要求,確保2026年制度上路後,出口流程能夠順利銜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