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本報訊】泰銖週一(9月22日)早盤以31.87兌美元開出,較上週末收盤31.84兌美元略為走弱,整體變動幅度不大。泰國匯市分析師指出,美元持續走強,加上美債殖利率上揚,成為壓抑亞幣表現的重要因素。不過,國際金價反彈,部分市場部位調整,減緩了泰銖進一步貶值的壓力。
泰國匯市專家 Phon Panichphibun(Krungthai Bank – Krungthai GLOBAL MARKETS)表示,本週泰銖區間估計落在31.50至32.10兌美元之間,今日交易波動區間則在31.75至31.95。雖然美元強勢可能推動泰銖逐步走貶,但出口商逢高拋售美元的行為,限制了泰銖快速貶值的空間。
上週五晚間以來,泰銖大致圍繞在31.85的壓力位震盪,區間介於31.80至31.92。美元指數持續上揚,帶來壓力;然而國際金價反彈至每盎司3,685美元,帶來部分避險需求,使得泰銖暫時未出現單邊貶值走勢。
展望後市,法人機構認為,市場情緒正逐漸轉為看空泰銖,不少外資分析已開始建議布局泰銖空單(Short THB)。近期外資持續拋售泰股,對匯率造成壓力;不過泰債部分,若殖利率未持續下滑,外資獲利了結的賣壓可能減弱。
技術面觀察,若泰銖有效突破32.00關口,將確認貶勢再啟,下方下一道支撐為32.30;反之若出現反彈,升值空間可能受限於31.50至31.60的支撐區。
市場並預期,本週美元走勢仍看美國經濟數據而定。若製造業與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(PMI)優於預期,或8月核心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(PCE)高於預估,將削弱市場對聯準會降息的預期,支撐美元續強。不過,若數據顯示通膨壓力減輕,美元漲勢恐受限。
歐洲方面,市場將關注歐元區及英國的9月PMI數據,並等待歐洲央行最新的通膨預期調查與官員談話。市場普遍認為,ECB可能已結束本輪降息循環。亞洲則聚焦日本9月PMI與東京CPI,以及中國人民銀行(PBOC)公布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(LPR),預計1年期與5年期分別維持在3.00%與3.50%。
至於泰國國內,本週重點在8月進出口數據。分析人士推估出口年增約7%,較前一個月的11%放緩,顯示外需動能可能趨緩,對泰銖後市形成挑戰。
整體而言,泰銖短線仍偏向溫和貶值格局,但出口商拋匯與金價反彈提供一定支撐。法人建議企業與投資人多元化運用避險工具,包括遠期合約(Forward)、選擇權(Options)及在地貨幣結算,以因應匯市震盪加劇的環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