泰國創新新動能 688企業年收破十億

(台泰時報10月27日電)泰國高等教育、科學、研究與創新部(MHESI)所屬「國家高等教育、科學、研究與創新政策委員會辦公室」(NXPO)近日公布「IDE Monitoring」專案成果,揭示泰國創新型企業(Innovation-Driven Enterprise, IDE)發展現況,並指出全國已有688家企業年營收超過10億泰銖,雖尚未達成「千企、千億」政策目標,但顯示創新經濟基盤正逐步擴大。

報告指出,NXPO的政策目標是培育1,000家創新企業,平均年營收達10億泰銖,以帶動國家邁離「中等收入陷阱」。目前,創新型企業主要分布於科技與數位產業,其中178家為高速成長企業(High Growth Firm),495家為創新導向企業(Innovative Firm),另有15家屬於新創公司(Startup)。

NXPO主任蘇拉猜(Surachai Satitkunarat)在曼谷舉行的「IDE Forward:From Insights to Better Policy Shifts」研討會上指出,該機構正持續推動以政策為核心的創新生態系,整合政府、企業與大學資源,並透過跨部門協作,促進創新產業鏈成長。NXPO亦強調,創新政策必須以實證資料為基礎,確保政府預算分配與研發投資方向能回應產業需求。

根據研究,泰國目前共有3,300家創新型企業納入追蹤樣本,另針對103家公司進行深度訪談。結果顯示,政府現行支援措施主要集中於創業初期階段,共有897家企業獲得政策協助,其中多為中小企業,短期內尚未展現顯著經濟成果;而未參與任何政策計畫的企業達2,403家,多為營運超過十年的中大型公司,顯示現行政策在銜接成熟企業創新轉型方面仍有不足。

研究亦發現,創新企業發展面臨三項主要挑戰:一是政府資助程序繁複且分散;二是國內外市場拓展受限;三是高技能科技與創新人才短缺。報告建議,政府應透過公私部門合作與教育體系改革,加強跨領域專才培育與產業鏈接。

此外,會議中也提出未來推動方向,將建立完整創業支持路徑,涵蓋從初創企業到國際級企業的發展階段,並以三項核心策略推進:其一,建立持續支持的成長機制,促進IDE躍升為全球級競爭者;其二,協助中小企業轉型為高成長型企業;其三,導入數位化整合平台,提升政策效率與資金透明度。

會議並舉辦「Scaling Up IDEs」高峰論壇,邀請多家創新推廣機構與業界代表交流意見。與會者一致認為,泰國要讓創新經濟持續成長,除了政策與資金支援外,更需強化企業家精神(Entrepreneurial Mindset),使新創業者自創業初期即具備全球市場視野。

本次研討會另設有三場分組工作坊,包括「策略衝刺:加速企業成長」、「市場動能:提升商業影響力」與「科技啟航:數位轉型之路」,提供與會者實務學習與經驗交流的機會。

NXPO強調,將持續與國家創新局(NIA)、投資促進委員會(BOI)、數位經濟促進局(DEPA)及多所大學與科研單位合作,共同推動創新產業政策,期望至2030年前,泰國能實現「千億營收、千家企業」的長期發展目標。

圖片來源:Bangkok Biz News 圖片日期:2025年10月25日